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构建新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蓝图——《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等若干问题研究》课题总体报告

    <正>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性工程,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人们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一九九七年八月,国家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正式批准了《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等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的立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课题组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思想和《教师法》、《教育法》、

    1999年S1期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批准“师范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的通知

    <正>湖北大学: 你校(院)申报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若干问题研究》(课题主持人:李桂一)已经专家组评审通过,我司研究批准,予以立项,并资助经费15000元。请将你校(院)开

    1999年S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李桂一

    <正>我国中学教师培训自建国以来都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解决了当时中学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题,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但是,在理论上研究不足、实践上也没有完整的系统总结,在做法上基本上是缺什么补什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我国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达标工作成绩巨大。但当代终身教育观念建立后,中学教师的培训如何更进一步开展,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在这里,笔者试图从最佳继续教育模式上,寻找一种最有效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标准式样,供人们参考。

    1999年S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跨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概论

    易长发

    <正>1997年8月27日,国家教委下文湖北大学,通知我校成人教育学院申报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若干问题研究》课题已评定为“国家师范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立项文号为国教师司[1997]40号。根据课题组研究规划,“我国跨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研究”为第一子课题。下面,将我们的研究报告于下: 一、研究目标: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在充分了解、掌握国内外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推动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促进中学教师业务水平、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1999年S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解放以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回顾与思考

    余柏民

    <正>关于我国解放以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鲜少研究者问津。笔者认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是根据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念、目的、任务和要求,教育对象和施教主体在一定教学条件下结成一定的关系而实施教育的一种较稳定、较有个性的格局、形式和过程,包括整体的教育框架、教育机构、教育方式和内容,教育的过程、流向、程序及对这一切有意识的管理。本文无意于对这一概念作全面的论述,而着意探讨我国解放以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三个阶段及其模式,这些办学模式所体现出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999年S1期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论略

    易长发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是对中学教师实施在职培训教育的具体形式和途径。本文通过六种培训模式的归纳论述,阐明了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发生、发展,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功能作用。

    1999年S1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

    易长发

    对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世界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外四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论析,阐述了外国尤其是英、美、法、德、日本等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发生、发展及其功能作用,对构建我国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1999年S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跨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框架研究

    余信昭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教育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范围的经济竞争,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和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已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教育要先行,而振兴教育,则师资应先行。因为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能否培养下一代成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

    1999年S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教师学历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黄忠全

    <正>中学教师学历教育,仍然是我国当前中学教师培训提高、实现学历达标以及学历再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目前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状况及未来社会对中学教师素质要求,重视和研究中学教师学历教育问题,并在实践中使其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在实现学历达标、学历层次提高的同时,在提高中学教师整体素质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对于中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9年S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中学教师专升本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原则在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鲁双清

    <正>自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课题调研,在80年代后期全国大部分省、市相继举办了中学教师专升本教育。这个层次的教育,实质上是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其办学形式有高师函授、脱产进修、自学考试、夜大学、卫星电视教育、以及国家教委于92年提出的“三结合”培训模式等。对以上各种办学形式,国家教委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有些省市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进行了重新修订,如湖北省教委师训处90年委托湖北省高师函授协作会组织了213位专家、教授对高师函授专升本教育10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这项复杂的工程

    1999年S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跨世纪中学教师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及教育内容的构建

    晏群

    <正>21世纪是一个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也是教育相当发达和人才辈出的新时代。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类合格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奠基工程。而担负着此重任的中学教师的素质的提高,则是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 目前,我国有些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不善于按认识规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努力思考、积极实践;不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善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对象特点来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不善于研究、改进教学工作,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是长期中学教师职后学历教育课程体系“师范性不突出”症结所在。在学科设置上也缺乏横向有机联系。

    1999年S1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21世纪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课程体系研究

    张虹

    <正>随着中学教师学历达标任务的日趋实现,随着当今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日趋加快,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愈来愈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目前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广大中学教师也愈来愈清醒、愈来愈迫切地感受到事业与时代的需求,愈来愈清晰地看到新世纪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培养和造就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高水准的中学教师,继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过硬的中学教师队伍,这就是我们研究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旨。

    1999年S1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非学历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研究

    秦明君

    本文根据我国中学教育实际现状及调研资料,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阐述了面向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构建教育内容的基本结构体系。

    1999年S1期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学教师非学历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秦明君

    <正>对中学教师的培训活动,我国很早就已开始,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学面较窄,多局限于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科专业补课。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者的需求,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特别在组织和设计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时应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和目前教育形势,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1999年S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未来的成人高等教育

    李桂一

    <正>我们的国家是个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正处在一个深远改革的发展时期,其目标是将具有12亿人口的大国走向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工程。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历史使命,我们把科教兴国方针作为建国之本。教育战线在发展科技、培养人才上责无旁贷。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革成人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探讨的课题。在此抛砖此玉,发点议论。

    1999年S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李桂一,彭清

    <正>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质量,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下面,讨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就是要解决提高教师质量的桥和路的问题。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对教师的资格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如初级中学教师必须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高级中学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把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定为教师的应有权利和义务。从湖北省1995年对70个县的统计:高级中学教师达标率为60%,初级中学教

    1999年S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贾宝琛,周立人,潘海燕,钟山

    本文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两方面的管理运行机制作了理性的分析,并以湖北省近几年的实践活动为依据,对具体操作性内容作了详尽介绍,对实际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1999年S1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彭清,黄新阶

    <正>所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起初是指对尚未达标教师以及从其它行业转入教师队伍人员的资格培训,是一种职业补习教育;其后,它更加侧重于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施以较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即对他们不断地进行知识补充、更新、拓展、提高,开发其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它们统称为在职培训。 这种继续教育对每个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它不但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小学教师任用制度的实施,而且还使中小学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未来公民的素质水准得以提高。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状况,探讨其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作的启示。

    1999年S1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保证体系现状概述

    彭清,李桂一

    通过对教育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的分析,结合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明确实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大意义,依法健全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针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探索依法治教的有效途径。

    1999年S1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建设的思考

    黄新阶,赵春清

    教材建设是开展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通过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的分析,重点提出了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参考意见。

    1999年S1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台湾地区师资培育改革现况之研究

    余柏民

    <正>台湾地区自从1987年7月16日“解严”以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开放,面对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台湾“立法院”于1994年2月7日颁布了“师资培育法”,从此师资培育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改变了传统师资培育由师范校院负责的方式。本文谨就1987年之后台湾地区在师资培育方面的改革情况、由此产生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作一概括分析,并略述浅见。 一、台湾地区师资培育的改革 (一)政策与法规方面 1994年以前,台湾师资培育皆采用一元化、公费、分发、中小学教育分流培养政策,自1994年“师资培育法”通过后,政策有了很大的转变。“师资培育法”全文共计20条,其重点包括:

    1999年S1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师函授教育德育工作浅议

    黄忠全

    <正>高师函授教育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培训中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师函授教育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填补了“断层”,培训了骨干,改善了师资的学历结构,提高了学历达标率,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9年S1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及发展态势

    张虹

    <正>七月初,受课题组委托,到北京、天津两地进行了专题性实地调查,分别走访了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北京市教委师训处、天津市教育局师训处、北京市教育学院、天津市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附中、天津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附中等十个单位,通过小型座谈会、个别采访等方式接谈25人次。对京津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大大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学到了经验,明辨了方向,对进一步完成课题研究帮助极大。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概括为两大方面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如下: 一、京、津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特点

    1999年S1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沪苏浙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四大特点

    易长发,秦明君

    <正>今年3月底至4月中旬,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我们《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诸问题研究》课题组组织专人赴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进行调研,具体走访了上海市教委师资处、华东师大成教学院、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苏州教育学院、苏州中学、江苏省教委师范处、南京师大成教学院、浙江省教委师范处、浙江省教育学院、杭州教育学院、杭州一中等11个单位,座谈了解37人次。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调查了解,我们认为沪、浙、苏三省市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普遍开展得具体深入,是走在全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前面的。具体来说,在以下四个方面尤其突出,形成了他们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999年S1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湖北省中学师资状况调查实证探析

    彭清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中学教师师资状况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把学历补偿教育与在职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作为战略重点,改革现行中小学教师培训体制,建立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师范教育新体制。

    1999年S1期 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孝感市中学教师队伍现状与继续教育有关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张友锋

    <正>孝感市为地级市,辖七县(市)一区,现有初中学校276所,专任教师12631人;高中学校40所,专任教师2317人。初中学校师生比为1:17.30,高中学校师生比为1:14.65,与国家教委提出的到2000年初中师生比为1:16.67、高中师生比为1:15.24稍有差距。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师队伍的结构状况日趋完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从数量上质量上,仍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及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999年S1期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孝感高中教师队伍现状与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分析及对策

    熊幼芳

    <正>孝感高中为我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900人,专任教师120人,师生比为1:15.83,略高于国家教委提出的1:15.24的要求。 我校从恢复重建以来,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采取从各县(市)抽调一批,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挑选一批等措施来增加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为提高教师素质,我校除按照上级要求坚持开展继续教育外,还组织教师开展常规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尽力支持教师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鼓励教师参加专科升本科的脱产进修或自学考试,并坚持开展“五个一”(一笔字、一口普通话、一堂优质课、一份教案、一篇教学论文)竞赛活动。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我校教师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基本能胜任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我校教师在综合素质上仍有待提高。

    1999年S1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中学教师学历结构现状调查分析——从孝感市抽样调查中透视

    冉贤治,何兴楚

    <正>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辖4市3县1区,国土面积11600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人。自1993年撤地建市以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改革方针和措施,全市农业、工业、高新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在全省及全国范围内作横向比较,孝感是发展中的新兴中等城市,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建设的加快发展,带动教育事业,尤其是普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自95年12月至98年12月,全市8个县市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后经省政府、国家教育部验收合格。其评估态势在全省乃至全国,位置是偏前的。因此,我们认为,选择这个教育发展具有某些先进性的地区,对中学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作抽样调查分析,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分四个部分简述如次: 一、抽样调查分析的经过

    1999年S1期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充分发挥中学教师任职学校实施继续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湖北汉川市城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

    张虹

    <正>湖北省汉川市是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起步较早、进展较快、成效较显著的城区之一。汉川市城关中学即是几个早期试点的继续教育基地之一。 98年12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到汉川城关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召开了座谈会,采访了学校夏校长、李副校长。其后,又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了资料搜集和跟踪调查,收获甚大。 汉川市城关中学是一所重点完全初中,师资队伍相对较为稳定,素质较高。目前,该校拥有教职工192人,任课教师167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生师比达到1:17.9。主要师资情况可参看下表:

    1999年S1期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师资现状及对继续教育的设想

    江志

    <正>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57年,原名武汉市第47中学,59年被划分为武汉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当时武汉市十八所重点中学之一。84年,武汉师范学院改成湖北大学,武汉师范学院附属各中学随之更名为湖北大学附属中学,现是武汉市的二类普通完全中学。现有初一到高三六年个年级,每个年级四个班,共2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200余名。在职教职工102人,其中教师75人,初中36人,高中39人。 一、湖北大学附属中学的师资现状 1.教师的年龄、最后学历、职务及接受学历教育的情况如表Ⅰ。

    1999年S1期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等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顾问及分工

    <正>顾问:贾宝琛 杨永才 组长:李桂一 副组长:张虹 易长发 秘书:彭清 秦明君 一、组成人员 贾宝琛 湖北省教委师训处 钟山 湖北省教委师训处 杨永才 湖北省教委成教处 张友峰 湖北省孝感市教委 李桂一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冉贤治 湖北省孝感教育学院

    1999年S1期 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