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怀银;司卓娅;
王策三课堂教学思想是我国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梳理其课堂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论精髓与思想贡献,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教学论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观王策三的学术研究之路,其思想形成大致经历了奠基、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王策三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课堂教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内容主要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王策三的课堂教学思想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王策三的课堂教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堂教学理论体系,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更新与突破,而且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推动了教学研究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2025年05期 v.43;No.246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紫薇;杨钦芬;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将既有知识迁移至新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离身型迁移观导致知能割裂,认知型迁移观导致文化缺失,当代的应用型迁移观强调素养的生成,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迁移学习对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在统整知识关联,建构心智模型;置身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连贯学用合一,促进素养生根。迁移学习本身具有“知识获得—知识关联—知识迁移”的生成逻辑。基于此,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的迁移学习的教学路径:以概念理解为统领,促进知识结构化;以复杂问题为驱动,促进经验结构化;以应用实践为旨归,促进跨情境迁移。
2025年05期 v.43;No.246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健;陈文超;
叙事研究法作为一种质化、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注重通过故事形式再现个体生活史,为教育研究提供新视角,对建立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叙事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中依然存在着对“叙事”的争辩、故事的“真假”难辨、与其他研究方法“混淆”乱用等误区。研究者在运用叙事研究法时,必须保持主客一致、理性分析,扎根文本以形成理论,并在研究中考虑伦理问题,进行验证和反思。
2025年05期 v.43;No.246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诗月;刘彦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自古一家,文中有史,史中有文,彼此相通,文史互证,文史不分家。当今中学教学提倡学科融合,强调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因此,中学教学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相结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家国情怀,其教育价值不言而喻。
2025年05期 v.43;No.246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