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莉君;刘红燕;
社区教育干部是为社区建设服务的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社区教育干部往往被赋予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称谓,但又承担着社区教育的特殊职能,使社区教育干部的职业发展面临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的困境。在对宁波市江东区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教育干部职业发展的多主体治理策略:以社区教育干部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为目标,积极培育各类社区教育干部的自治组织,建立基于不同治理主体的分类学时制度,完善多样化的激励评估制度。
2014年06期 v.32;No.18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宫丽丽;
本文基于对帕森斯AGIL理论的分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以期通过"适应-目标获取-整合-模式维持"的循环运行,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理想发展模式。
2014年06期 v.32;No.18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纯;
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文献,本文对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重点对学习型组织建设蕴涵、学习型组织建设问题、学习型组织建设设计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未来后继性研究的走向、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设性期愿。
2014年06期 v.32;No.18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朱胜晖;毛艳;
近年来,高校继续教育在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可,但其缺乏特色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文章从高校继续教育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其特色化发展内涵,并结合西部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其更好地发挥服务地区发展的功能提出了建议,以期实现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进而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依据。
2014年06期 v.32;No.181 33-3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张怡;
针对我国成人审美教育存在的美育活动实践困难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成人审美教育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回顾我国成人审美教育的历史发现成人审美教育存在的目的不清、体系不明、物化严重等问题。为此,在分析终身学习与成人审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厘清成人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以终身学习促进成人审美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实施成人审美教育。
2014年06期 v.32;No.18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袁红英;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始终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本文拟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进行阐述,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该理论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启示。
2014年06期 v.32;No.18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千帆;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作为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人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出现的目标模糊、资源获取不强、方法落后、自我评估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指导,探析了其解决策略,即设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学习资源,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2014年06期 v.32;No.181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骥;陈瑞丰;
着眼于推进多模态英语课件在培养成人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以EECC为内容、PPT为形式,探讨设计出适合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多模态课件,以期贴近成人学习者的认知图式,帮助他们达成整体意义的构建。
2014年06期 v.32;No.181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新平;彭玉嫒;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们当前对MOOC的认知程度及具体需求情况,旨在推进MOOC在高校的应用,发展高校在线学习方式。
2014年06期 v.32;No.18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冶;
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西方思潮的涌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收费制等因素,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高校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的弊端,剖析了高校引入柔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困境,指出高校柔性管理培育的主要路径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敢于直面问题,创新方法,刚柔并济。
2014年06期 v.32;No.18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白宝山;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从本质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人格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要求国民人格的现代化转型,时代任务需要现代人格的支撑。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其现代人格的教育问题值得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塑造大学生的现代人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4年06期 v.32;No.18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赵智云;
维汉大学生由于受其自身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维汉学生交往频度、语言能力以及文化学习有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维汉大学生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能力的策略:推行跨文化交际教育,倡导开放、包容的文化学习观念;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创造有利于维汉学生跨文化沟通的环境与氛围;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让民族文化与跨文化沟通课程走进课堂;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其在教学中应用。
2014年06期 v.32;No.181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