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红;夏晶怡;
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师补给政策经历了帮扶乡村、对口支援(2000年—2002年),底层攻坚、专项治理(2003年—2009年)和配套保障、巩固成果(2010年至今)三个阶段。从政策呈现方式来看,乡村教师补给政策经历了从“融合”到“专项”的发展历程;从政策内容体系来看,表现出从相互独立走向融通衔接的发展趋势;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体现出数量扩张与质量并重的发展过程。但是仍存在补给内容的横向联系断层、补给思路的“城市中心”倾向、补给机制的配置灵活性不足等问题。站在新的政策导向下,需要立足于乡村教育发展实际,着眼于乡村教育发展短板,关注乡村教育发展“内部矛盾”,建立“专项引领、配套保障”的政策体系,树立“城乡共生、文化自信”的政策理念,制定“优质引进、严格退出”的政策机制,以助力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3年05期 v.41;No.234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静;
数智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促逼”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把握教师教育数智化转型的行动路向之“变”与价值坚守之“不变”。与传统教师教育相比,数智化时代教师教育“变”在技术赋能教师教育对象培养个性化、教师教育者素养数字化以及教育教学媒介多元化,“不变”在教师教育对象主体地位、教师教育者主导角色以及教师教育机构的根本任务。面对教师教育对象无效认知负荷增加和主体地位消解、教师教育者“新数字鸿沟”产生与“主奴悖论”蔓延、教育教学过程中数据安全缺失与人文关怀缺位等风险,亟待教师教育对象主动求变,提升个性化培养成效;教师教育者积极应变,提升数字素养;教师教育机构准备识变,全力助推数智化转型。
2023年05期 v.41;No.234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忠;刘楚龙;
复合型公费师范生政策是新时代培养卓越教师的新方案,对于优质教师供给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基于史密斯政策模型,通过对F大224名复合型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政策解释力、执行力、支持力不足,目标群体获得感有待提升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政策配套文件与政策公开制度、构建多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改善政策体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与执行保障等方式进行改进。
2023年05期 v.41;No.234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