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5, v.43;No.246(05) 27-3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婴幼儿照护服务“去家庭化”:内涵意蕴、逻辑结构与实践路径
The Infant and Toddler Care Services “De-familization”:The Connotative Implications,Logical Framework and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邢春娥,孔露

摘要(Abstract):

在婴幼儿照护服务进程中,其“家庭化”特征呈现逐步弱化趋势,“去家庭化”倾向日趋明显,并表现出推动人口发展、促进婴幼儿高质量发展的工具性与本体性价值。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探究婴幼儿照护服务“去家庭化”的逻辑结构,大力发展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目标,以“教保并重”与强化家庭养育科学指导为服务内容,以人民满意为宗旨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为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去家庭化”,须强化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引领作用,优化各部门合作机制;分地区有序增设托位数,使婴幼儿家庭“有得托”;打造“医养教”融合型教师,使婴幼儿家庭“托得好”;加强综合监督管理,使婴幼儿家庭“安心托”;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惠及所有适龄婴幼儿家庭。

关键词(KeyWords): 婴幼儿照护服务;普惠托育;内涵意蕴;逻辑结构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2年“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三孩政策’背景下我国西部城市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研究”(编号:SCLS2022-04)的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 邢春娥,孔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